因此对于双型钢劲性梁,混凝土浇筑阶段因拉结侧桥梁模板而作用在型钢梁上的水平力,是完全在设计考虑之外的、不合理的受力工况,需要通过分析计算确定型钢梁的安全性,并作出必要的加固。本文在本工程地下二层全部双型钢劲性转换梁中,选取跨度最大、截面高度最高的梁B10,验算其在对拉螺杆传递来的水平力作用下的内力和变形,并提出可行的加固方案。无加固状态下型钢梁在侧向力作用下的应力和变形分析所选取分析对象梁Blo的截面尺寸为4000X3000,Q390,内部型钢截面尺寸2400X450X40X80,对应位置板厚600mm,故梁侧桥梁模板高度2400mm。梁侧桥梁模板通过4道对拉螺杆固定在型钢梁的腹板上,最下方一道距梁底450mm,间距500mm。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混凝土浇筑阶段作用在侧桥梁模板上的荷载主要包括新浇筑混凝土对桥梁模板的侧压力以及混凝土下料产生的水平荷载。根据现场浇筑参数算得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大小为27.11kN/m2,呈梯形分布,三角形分布区域高度1.0844m。混凝土下料产生的水平荷载标准值大小为2kN/m2,分布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三角型区域内。考虑到600mm板厚的存在,作用在侧桥梁模板上的荷载绝大部分为均布荷载,顶部小范围为三角型分布的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及混凝土下料产生的水平荷载,因此分析时为便于建模,保守地将混凝土浇筑阶段作用在侧桥梁模板上的荷载统一认定为大小27.11kN/m2的均布恒荷载。分析前首先利用经典结构力学理论试算型钢梁的变形及应力。型钢梁两端与钢柱固接,可视作两端固支梁,梁上作用有大小27.11X2.4=65.064kN/m的线荷载(不考虑自重),在20.4m两端固支梁上产生最大弯矩为2256.4kN"m。梁为H型,绕弱轴惯性矩1.227X109mm4,抵抗矩5.45X106mm3,则梁上最大应力为414N/mm2,远超Q390钢材屈服强度设计值,但这是由于经典结构力学理论将整个梁截面视作一个刚性体,忽略了组成梁的各个板件之间的相对变形。为此,拟采用有限软件建立实体模型,充分反映这种截面形状高度特化的钢梁在弱轴受力状态下的应力和变形特征。http://www.qlmb.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