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施工期间桥梁模板箱涵裂缝控制对比试验 |
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大体积混凝土坝、桥梁模板箱梁等,而对于框架桥梁模板箱涵尤其从温度和温度应力角度的相关研究较为欠缺。本文以浙江省宁波市下穿铁路桥梁模板箱涵项日为依托,对框架桥梁模板箱涵在施工期间的温度变化与温度应力进行了现场大型对比试验及数值模拟,以减少和控制混凝土筑过程中裂缝的产生,提高工程施工质量,为类似工程的桥梁模板箱涵施工和养护提供有益参考。 工程项目位于宁波市东南角,环城南路的最东端,地面标高为1.72一4. 55 m,桥接坡处地势较高,约为5. 0 m,线路沿线地貌类型为滨海相淤积型平原。下穿铁路段箱身下穿4条既有线路,设计线路中心线与北仑联络线的相交里程为K158 +458. 72,法线夹角17.7390;与北环铁路下行线的相交里程为KBH29 + 367. 58,法线夹角17. 7390,施工效果图见图1。 下穿铁路段为(6.5 +8.5 +8.5 +6.5)m箱身,北侧设置3m连体U槽,箱身沿道路方向长度为30. 5m,结构外高7.45m,顶进箱身参数见表1。 试验方案与测点布置选取东外环辅道下穿既有北环线节点二的B桥梁模板箱涵,C桥梁模板箱涵进行温度与应力测量。混凝土桥梁模板箱涵每侧对称地选择5处,每处埋设三个温度传感器,在浇筑开始前将传感器绑扎在钢筋上,每个桥梁模板箱涵共计埋设12b个温度传感器,测点布置如图2所示。www.qlmb.net |
| 上一篇:桥梁模板涂胶过程应保持连续性 下一篇:桥梁模板箱涵各部位温差对比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