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防止内装有填充物的桥梁模板涨模措施 |
内装有填充物的桥梁模板支座具有金属板材的抗拉强度、易成形的特点和具有高抗压性能。该支座通过上、下模板之间的接触球面或圆柱面的相对转动,调节桥梁受力时转动变形;利用不锈钢板的光滑表面与聚四氟乙烯板面之间摩擦系数小的特性,减小上、下模板之间的转动摩擦阻力,其受力性能好、耐久性强。箱梁施工前,首先将桥跨处场地推平、碾压,压实度达到95%以上,个别软弱地基填以灰或砂砾,分层夯实,确保地基承载能力200KN/平方米。然后根据支架设计间距放出支架基础位置,上铺5厘米细砂,在细砂上沿横桥向铺设钢板桩,钢板桩口朝上,做为支架条形基础。箱梁模板支架采用碗扣式满堂支架,支架在纵向每隔1.2米布设一道,横桥向在底板处间距1.3米,腹板下0.3米,翼缘板处1.5米。支架下部为螺旋调整底杆,顶端为螺旋调整顶托,长度分别为50厘米。碗扣支架搭设后,均有纵横向连杆,保证支架结构稳定。支架顶端用50型轻轨做为横梁。箱梁底模采用钢柜架式大型底模,上镶4厘米木板,木板上铺2毫米厚钢板,在支架搭设好后,根据桥轴线对支架进行调整,然后安装箱梁底模,并进行轴线和标高调整,均满足要求后再安装箱梁侧模板,侧模板从梁一端顺序安装,要求接缝严密,相邻模板接缝平整。支架、模板预压:用相当于浇筑段箱梁重量的80%对支架模板进行预压,以消除支架体系的非弹性压缩。模板设计及荷载组合现在多采用木模系统,由于其技术指标是在材质干燥的情况下测定的,而经水浸泡后其强度等都会有所降低。因此在计算其加固用钢管及对拉螺栓的问距时要比正常的计算减少 1 5~2 0 %。在考虑混凝土的侧向压力时除按规范计算外,还应考虑浇筑混凝土时的方法及可能发生的意外。对拉螺栓的设置对拉螺栓的布置除按计算进行外,还必须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灵活设置。在柱、梁的对拉螺栓从根部向上一米范围内的对拉螺栓帽用双帽,以加大保险系数。为了有效地控制墙、柱模板下口加固质量,防止混凝土涨模,在浇筑下一层混凝土时,在距柱、墙模板上口250~300MM处应预埋蚴或钢筋作支脚,以固定上一层模板下口的对拉螺栓。二次接槎的地方,在支上一层模板前将墙、柱下口的残浆、浮浆清理干净;在浇筑下一层混凝土时,在其模板上口内侧周边固定20MM宽20MM厚的木条,使浇筑后的混凝土上口形成凸型在支设上一层模板时下口就能与混凝土面紧密接触,加上有钢筋支脚当对拉螺栓,这就保证了下口模板不发生涨模现象。在模板拼缝处,基本保证混凝土不发生涨模,确保了混凝土质量。 在节点处模板不易加固,而往往在支设模板时又把拼缝留在了节点处,由于拼缝用模板较小,有的仅镶一块模板条,这给模板的加固又进一步增加了难度。因此在支设模板时,先从节点处支设,再把模板拼缝从两头往中间赶,这样拼缝在中间模板就便于加固。按照设计图纸,做好预留洞口的模板设计及制作,保证模板支撑系统的牢固。检查验收及砼浇筑方面的措施查对方案的实施情况,另外加强对以上几点部位检查,确保模板安装质量。在浇筑混凝土时,要派经验丰富的振捣工人操作,浇筑混凝土时严格按规范和施工方案施工。在浇筑混凝土时要配备有经验的木工,经常检查正在浇筑砼的模板和未浇筑砼模板,及时处理跑冒滴漏现象和支撑不牢模板系统,确保砼浇筑时模板不涨模,以实现预期效果。 |
上一篇:暂无新闻! 下一篇:暂无新闻!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