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节段防撞护栏桥梁模板内部钢筋分布密集,管线及预埋件众多,采用普通的C50混凝土浇筑,节段防撞护栏桥梁模板表面气泡较多,尤其是滴水檐位置宽度较窄,混凝土中粒径偏大的粗骨料容易卡在钢筋与模板之间,导致滴水檐位置产生不密实的情况。针对上述问题,本次研究对原有的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了相应优化,见表2、表3。 1)提高混凝土胶凝材料的比例,同时在外加剂中加人早强剂,缩短混凝土凝结时间,从而减少2次浇筑时间。 2)在保持水灰比不变的前提下,提高粗骨料中5一10 mm石子所占的比例。 3)选择性能优异的原材料,如选择含泥量低于2%的细骨料、粒径大小适中的粗骨料。 通过上述配合比的优化调整,防撞护栏桥梁模板滴水檐位置混凝土不密实现象有效减少,防撞护栏桥梁模板表面气泡明显减少,外观质量得到显著提升。2次浇筑时间缩短约20%。混凝土配合比调整前、后外观见图16、图17。http://www.qlmb.net/ |